6月21日,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项目——歌曲《春天的山歌》研讨会在音乐舞蹈学院会议室召开,省内知名专家、项目主创人员及校内音乐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研讨。
国家艺术基金作为国家重要公益性基金,是我国当前艺术创作层次最高的资助项目,旨在繁荣艺术创作、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、培养艺术人才、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。今年3月份公示的国家艺术基金(一般项目)2024年度资助项目中,音乐舞蹈学院歌曲《春天的山歌》入选小型剧(节)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。为了把该项目做成精品,音乐舞蹈学院邀请省内知名专家、项目主创人员及校内音乐教育工作者等进行研讨。
研讨会现场
研讨会上,项目负责人吴涵介绍了歌曲《春天的山歌》申报及实施过程,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、创作价值意义等内容。据了解,歌曲《春天的山歌》是一首以鄂西土家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女高音独唱作品。该作品以土家族“山歌”为原生素材,将原生态音乐与新民歌风格相融合,将钢琴与山歌相融合,表现出土家人热爱歌唱、热爱生活、进取向上的精神面貌,力求在传统文化与创新创意结合中,彰显祖国繁荣发展、春意盎然的景象。
与会专家对歌曲《春天的山歌》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该作品旋律、歌词让人耳目一新,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,同时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。大家还就歌曲的创作手法、艺术表现,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。音乐舞蹈学院院长罗义华教授充分肯定了《春天的山歌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。他认为,在打磨作品时,既要在“有文化底蕴、有思想、有美感”方面出彩,也要在“技术性、专业性、可听性、艺术性”方面出新,在MV的拍摄中强调人文色调,夯实作品的文化底蕴。在他看来,《春天的山歌》既是一首特色歌曲,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件文旅宣传作品进行大胆尝试。